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女性君主,很多人說她沒做過或說過令人記得的東西,邦尼覺得沈默是一種利器,伊麗莎白女王為了確保「王室永續存在」,一直以來選擇「沉默」策略,不對任何政治及其他爭議發言、迴避,就為了讓王室不致成為被攻擊的對象,實在的沈默哲學阿!

邦尼很推薦大家觀看Netflix的The Crown,描述麗麗莎白女王的故事,兩年前看著她登基及選擇姓氏等等的決定,出自內心的佩服她是很堅強又有智慧的女性。澳洲、加拿大、紐西蘭、牙買加等16個國家是屬大英國協王國(Commonwealth of Nations),所以你若要入籍這些國家,都要宣誓效忠同一個「女王」。其實邦尼沒有去過英國,但對英國有些憧憬,也覺得冥冥中與這個國家有所牽絆?或許是因為過去感情的關係,也或許是想爭一口氣而跑去紐西蘭遊學(因為英國相對太貴),總覺得自己跟英國是有緣的,今天看到英女王過世的新聞,心中難過感觸起來。
1947年4月21日,伊莉莎白公主21歲生日,就在南非開普敦總督府經BBC廣播,創2千萬人收看紀錄,誓言矢志畢生奉獻:
“I declare before you all that my whole life whether it be long or short shall be devoted to your service and the service of our great imperial family to which we all belong.”
雖然很簡短,但是多麼沈重的話語呀⋯一生奉獻給國家了。作為國家元首,女王有保護憲法執行的責任,在國家內政和外交上都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不得擁有個人的政治立場,確保政局穩定是她最重要的職責。伊麗莎白女王為了確保「王室永續存在」,一直以來也確實堅持「沉默」策略,不對任何政治爭議發言、迴避所有爭議話題,就為了讓王室不致成為被攻擊的對象。
邦尼的平凡生活也面臨著許多壓力,來自家庭、工作、朋友等,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從有棱有角的多邊形被社會研磨到不是很圓的圓形。我也發現自己是無法忍耐的人,當與人有摩擦時,就急著想與對方面對面的講清楚,自己很快釋懷好像事情沒發生一樣,但這樣的態度也間接的傷害了對方,譬如廖先生😂所以看到英國《泰晤士報》分析,女王最大成就是力保君主制度,讓廢君主聲音淪為少數,也帶領王室挺過數次危機,包括她3個子女婚姻觸礁。1997年黛安娜王妃車禍喪命時,她冷靜以對的態度雖被批無情;但2011年她允許長孫威廉王子娶平民凱特為妃,又改變王室高不可攀的距離感。會不會是英女王懂得「沉默」所以才能有這麼高的道德權威?雖然是英國在位最長的君主,卻被說「沒做過或說過任何人會記得的東西」,邦尼覺得無所作爲才是最大的有為。
英女王的一生,忠於誓言身體力行,貫徹了領袖風範,她同時是女人,媽媽,姐妹,朋友,許多人追崇的榜樣,也是大家的女王。
願女王在天國與王夫重聚永樂。

下圖:2007年11月20日,英女王與菲臘親王慶祝鑽婚合照留念。
最後,邦尼的碎念:希望自己能更成熟些,學會沈默是金,當廖先生在生氣時,懂得閉嘴😂然后兩人能跟女王與先生一樣白頭偕老走下去。
